中公教育·公益岗

400-6300-999

2850807784

考试公告 考试快讯 报考指导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通知

行测 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 面试 时政热点

往年试题 模拟试题

您所在位置:公益性岗位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面试 >

公益性岗位面试模拟题(10.24)

2019-10-24 09:04:27 来源: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导语】在公益性岗位考试中,有些地区是直接进行面试考核的,所以考生要提前掌握面试得分的技巧。公益性岗位面试的考核通常是以结构化面试的形式进行,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面试的技巧,帮助大家积极备考。

点击加入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qq群, 与大家一起交流

微信搜索:gygoffcn 及时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信息

【热点背景】

9月3日,据红星新闻等媒体报道,日前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和转发的一张“七旬爷爷悬崖‘淘金’给重症孙子买药治病”的图片,实为摆拍,背后是民间公益机构与推手团队的策划。消息传出来后,自然是引起不少人的愤慨。

这张照片的背后,患重症孙子的情节是真实的。事情发生在四川宜宾农村,生于1999年的何某于去年4月被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在上海一家医院进行化疗后,转送河北某家医院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但由于治疗费用高昂,这显然是这户普通打工家庭难以承担的。就此,这家人向社会求助,在网上募捐,值得理解和同情。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部分功能如今已经高度专业化,而且充满铜臭味,具有高度策划和表演痕迹。就“爷爷上山‘淘金’(采药材)为孙子买药”这事情而言,为了让一个真实的求助信息更加吸引眼球,这些推手演绎了一个无中生有的情节。实际上,这个老人已经很久没有上山采药材了,是在推手的策划导演下,彻头彻尾地进行了摆拍。

在这事情上,不能怪配合摆拍的老人和求助者,他们可能连什么叫摆拍都不知道,也可能不懂得这就是造假。应该反思和承担造假责任的,是推手及其背后的机构。公众的信任像一汪池塘,摆拍式募捐则是一台抽水机,涸泽而渔,其结果是毁灭式的灾难。

【题目】

近年来,网上募捐日益发达,成为许多人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但是各大微视频软件也出现了很多摆拍求捐赠的视频,引起不少人的愤慨。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要点】

1.概括话题,给予评价。

“摆拍求捐赠”现象已经发展成为某些个人的“另类发家致富手段”,有关监管部门应拿出有效的管理手段来,促其走上真正的公益化慈善道路。

2.阐述“摆拍求捐赠”带来的危害。

(1)“摆拍求捐赠”行为是对社会道德以及公序良俗的莫大伤害,侧面在社会中宣传了浮躁、不诚信的价值观;

(2)“摆拍求捐赠”是对公众同情心的侮辱,更是对诚信与善良的一种透支与诈骗,让真正的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感到寒心,极其严重地透支了社会的温暖;

(3)网络视频的“摆拍求捐赠”难以真正核实事件的真假,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的管理难度,增加工作负担。

3.分析产生“摆拍求捐赠”行为的原因。

(1)法律制度缺失。政府部门缺少标准和机制对视频筹资的资质审核,导致筹资视频的泛滥,从而滋生了摆拍骗捐的现象;

(2)监督监管缺位。救助项目的审核程序过于简单,没有做到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和核实,导致伪造病历,夸大问题的摆拍骗捐现象出现;

(3)处罚力度不足。对于摆拍骗捐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违法成本低造成了骗捐现象的猖獗。

4.联系实际提出建议。

在“互联网+公益”时代,要想让网络慈善事业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作用,还需要多方联动、多措并举。

(1)完善法律法规。要加快互联网筹资视频的领域立法,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让网络募捐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2)加强监督监管。一方面,要建立多方联动机制,让政府、社会、行业自行监管,确保视频筹资监管工作公正、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募捐者的身份信息、筹资信息、筹款数额等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和核实,确保募捐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3)加大违法成本。加大对于摆拍骗捐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建立黑名单制度,将视频骗捐的行为人纳入信用黑名单中。

相关推荐:公益性岗位面试模拟题(10.23)

更多公益性岗位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了解公益性岗位考试时间公益性岗位招考公告公益性岗位考试试题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gygoffcn",来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的相关信息,可以向小编进行提问,还有很多备考资料和习题可以领取!
>>点击进入:公益岗网站手机页面

公告预约

*姓名

*电话

QQ

*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