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6 15:22:52 来源:
温馨提示:
加公益岗考试交流QQ群:421174571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视频课等资料哦~
中公公益岗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公益岗考试。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关于意识的概念,很多时候也是考生们的疑惑点,众多考生都感觉对意识的概念把握不够准确,对意识的特征、作用以及意识和物质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够灵活,不能很好的应付做题的思路和难度。本文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意识的相关知识点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为考生构建一个系统性、条理性的框架,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一、意识的概念
唯物论认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所以这就可以理解为,世界上先有了人类,后来才出现了意识;另一方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说明除了人以外的其他任何生物或者无机物,都不具有意识。无论像类似灵长类动物无论多聪明、多么像人一样有思维有情绪,都不具有意识。当然,人的意识也不是自始至终都一成不变的,人的意识也有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无机物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感觉和心理直到人类的意识。
马克思唯物史观进一步认为,既然意识的产生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生理的过程,它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出现的,那么,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就起了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而且劳动也创造了语言,推动着人脑的复杂化和进一步完善;劳动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而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无论何种动物有何种高级的复杂的情绪或者感受,意识永远是专属于人类的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作用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论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时,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决定着意识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也决定者意识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主要是通过指导人类的时间,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着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和创造,这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原理。具体到考点上,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主要表现在意识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目的性、计划性;高度创造性;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及人的意志力;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几个方面都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实践形成正确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
三、意识的特点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给意识概括的定义和特征,表明了意识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虽然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但意识并不是发源于人脑的,人脑知识产生意识的中介,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是人脑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主观活动表现出来的。而且,在内容上,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正确和错误的分别,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歪曲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所以,可以总结为,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个在原理上和题目中的表现就是“一千个人眼里就会有一千个林妹妹”,即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具有不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意识额特点就表现为具有形式上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意识的创造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在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基础上产生的,但意识在形式上的主观性,主要原因是由于作为意识主体的人,具有相互不同的阶级立场、主观感受、思维方式甚至爱好,所以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意识产生。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丝毫不会影响意识内容客观性的特点,这两方面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全面表达而已。综上所述,意识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存在。
意识,在唯物论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主要从意识的概念、意识的作用和意识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中间也着重对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全面理解和认识,在做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相关推荐:职业能力测验备考| 申论备考|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 面试备考|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公益性岗位考试网,了解公益性岗位考试时间、公益性岗位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