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09:45:36 来源:
【参考答案】
城管“打人”的频发,表面上是一种社会管理的现实性弊端,本质上却暴露出落后的社会治理理念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日渐凸显的矛盾和冲突。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身份泾渭分明。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社会活动接受国家和政府机关的规范和约束,管理的意义几乎与约束是对等的,这是国情所致,更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机关和管理人员更多的以管理实效为目的,令行禁止是社会生活必须遵循的法则。然而,随着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管理转向了调控、供给甚至是服务。以往仅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以罚代管,甚至以“打”代管都是传统意义上粗暴但十分有效的管理方式,但时至今日这些管理手段不但不会取得任何积极效果,相反衍生出一系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解决城管之殇,釜底抽薪在于变革落后的社会治理理念。一方面在思想上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倾听“被管理者”的心声与需求,变管理为服务,实现“被管理者”合法的现实利益,通过有效疏导,从根本上剔除两者之间水火不相容的矛盾根基;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部门自我反思、自我进化,从每个城管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上下手,以尊重他人作为基础,秉承依法执法的理念,做到人性执法、柔性执法,执法有理、执法有据,避免因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对整个城管集体的抹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