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5 10:12:28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1.答案: B
解析:
在改革中如何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早在1982年就指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事实证明,市场机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B项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C项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D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2008年2月25日至27日;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ABC
解析: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造成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故正确答案为A、B、C。
5.答案: A
解析: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诸形式依据它们是否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又可分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和非意识形态的形式。属于前者的有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后者的有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没有阶级性。本题A项的语言学就是非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故正确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