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9 14:22:15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中公解析】
这一看似削减社会福利的做法,却受到各方赞许:一方面,因为政策改变了部分老年人“不坐就没补贴”、“没事儿也去坐坐”的心理,使公交车和地铁上的老年乘客明显减少,提高了普通出行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老年人直接获得了现金形式补贴,能够把钱用在刀刃上,更好地支配自己应得的公共福利。
事实上,这以一做法恰恰反映了社会公共福利的资源浪费。不只是公共交通领域,其他领域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比如医疗资源浪费:因为执行基本一致的低收费标准,大量患者不分轻重缓急都往大医院跑,基层诊所和私立医院则出现了“吃不饱”现象;教育资源浪费:因为公立学校、幼儿园占有较多公共经费,并拥有代发国家对困难学生补贴资金等资格,大批家长彻夜排队为孩子报名上学,众多民办学校、幼儿园却乏人问津。
因此,我们在肯定上海这一做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公共福利资源浪费的同时,要从其他更多的社会公共领域来合理分配资源,使社会公共福利让人民大众满意。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福利分配要做到让更多群众更满意,就必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给予社会成员更多的选择权。例如在医疗领域,可以把部分公立医院的经费以医疗补助形式分配给需要的患者,并适当拉开各级各类医院间医疗服务价格差距,让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医院;在教育领域,可以把公立学校的部分教育经费以教育补贴的形式分配给每个适龄儿童,让大家在公办与民办之间自主选择,以缓解公立学校紧张的状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应因地制宜,通过系列配套政策兼顾更多成员利益。社会领域的改革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每一项改革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不一定都要取消实物福利、改发货币补贴,而应该因地制宜,并通过系列配套政策兼顾更多成员利益。
第三,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成员的实际福利水平动态调整福利补贴标准。社会管理部门需要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成员的实际福利水平,动态调整福利补贴标准,让每一个成员更好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