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8 10:20:33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参考答案】
当前,无人机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救灾、新闻直播、执法航拍等多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无人机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样引发公众的担忧。因此,作为执法人员,我认为应该针对民用无人机实施监管,确保无人机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近几年无人机产业,特别是消费级的微型无人机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黑飞”乱象。仅今年年初,就有多起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区给飞机飞行带来严重隐患的事件发生,除了机场净空区,也不乏因为无人机在军事重地、边境地区等“敏感区域”进行航拍而被投诉、甚至被调查的案例。另外,在人口密集区,无人机飞行中撞到建筑物或者伤到行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这种种乱象、隐患都暴露出我国在无人机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从客观方面来说,国家监管规范模糊、飞行申报流程繁琐、宣传不到位、处罚标准落后、无人机隐蔽性强,调查取证难等都为无人机“黑飞”提供了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无人机普及度越来越广,门槛也越来越低,购买无人机极为方便,而从事无人机操控的人当中,很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仅靠胆量操作的无人机不仅属于黑飞,威胁空域安全,也存在设备损毁的风险。因此,必须对无人机进行有效规范和监管,实现保障新技术使用需求与保护公众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
第一,进一步完善《民用航空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等法规,明确规定无人机适航认证、可用空域、空管规则、监管机构职责等。
第二,尽快设立专事无人机监管机构,对无人机销售进行实名登记,对无人机驾驶资质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能使用无人机。同时,无人机上安装身份识别系统,建立追查制度,对无人机的航迹、速度、位置、航向实施跟踪监控,一旦发现进入禁飞区域,及时预警。
第三,倡导无人机行业的自律,将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军事、边境、国家机关等区域不飞,作为众多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飞行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