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4:23:39 来源:中公教育 常帅
一、解题方法
1.行文分析
通过分析行文,一方面确定作者的写作思路,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判断出整个文段是否是总分文段,文章结构类型不同,选择重点不同。
(1)总分文段,重点关注总结的部分
【示例1】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答案】D。中公解析:文段开始讲述了河的两岸风光旖旎,河的西岸一望无际,然后具体论述河西岸。尾句以野牛的视角引向两岸,前文具体论述西岸,接下来应该具体论述东岸,可知D是正确答案。A“河神”只是幻想出来的,所以说“传说”无中生有,排除。B选项“其他生物”和C选项“自己的家乡”无中生有。所以选D。
【示例2】科技部、中宣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写入引发非议,甚至被斥为宣传迷信和伪科学。提到“阴阳五行”,人们常会斥之为迷信或巫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带有偏见。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和社会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可以与同时代古希腊的哲学理论相媲美。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神学和巫术,而是用“自然主义”的概念来认识自然世界。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将“阴阳五行”视为迷信和伪科学的深层原因
B“阴阳五行”与现代科学思想的关系
C“阴阳五行”思想在我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D“天人合一”思想是科学而非迷信的理由
【答案】D。中公解析:文段开始说“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引发非议,甚至被认为是伪科学,后文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具体论述前面的观点不正确,则接下来应该是从两外两个角度来具体论述前文的观点不正确。按照顺序应该为“天人合一”,则D为正确选项。A选项在原文中已具体论述,排除。B选项在原文中没有相关依据,排除。C选项社会地位在原文中已经出现,“可以与同时代古希腊的哲学理论相媲美”,排除。所以选D。
(2)非总分文段,重点关注尾句
尾句起到提示下文的作用。在提问时,往往会说接下来会写什么,更多的是接着尾句进行叙述,所以要重点关注尾句。尾句类型不同,选择的方向也不一样。
(1)尾句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2)尾句提出话题-阐释“新” 话题
(3)尾句隐含作者倾向-具体说明该倾向
2.选项分析
(1)排除无关信息:选项论述的内容和题干没有关系
(2)排除已有信息:所论述的内容在题干中已经详细论述
(3)排除跳跃信息:会论述该选项涉及的内容,但是不会紧接着论述,和其它选项进行对比,看是否有跳跃性信息
二、例题
【示例1】以往我们的农民形象塑造形成两种习惯性模式:一种是正面讲述主人公如何在改革与保守或先进与落后等二元对立中凭借忍辱负重、自我牺牲或善良人品等方式化敌为友,赢得村民信赖,取得改革的进展;另一种则是通过主人公的一连串小品化或喜剧化故事去消解矛盾,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这两种习惯性模式的美学后果在于,农民形象几乎成了一成不变的符号,缺乏应有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与现实生活存在巨大落差。这种模式是对真实本身的扁平化。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对农民形象单一描述有什么缺点
B.什么是对农民形象模式化的描述
C.现在塑造的农民形象有什么改变
D.“真实本身的扁平化”有什么优势
【答案】C。中公解析:文段前文讲述了以往我们的农民形象塑造有两种习惯性模式并具体介绍这两个模式,接着论述这两种模式的问题。尾句主要论述该种模式的问题,按照尾句相关原则,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该问题如何解决。A选项农民形象单一的缺点,在文章已有论述,“缺乏应有的丰富性和吸引力”,排除。B选项,对农民模式化的描述在文章中已有论述,排除。C选项,现在有什么改变,是对于 问题提出对策相关的内容,当选。D选项,有什么优势和尾句内容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示例2】新员工作为单位的新力量,正经历着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这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而现实中,新员工由于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引起心理失衡,致使其难以激发出工作热情,创造性思维减少,无法达到最佳状态。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介绍的是新员工心理失衡的:
A.定义 B.诱因 C.表现形式 D.不良影响
【答案】C。中公解析:文段前文讲述了心理失衡产生的原因,尾句论述心理失衡会产生的不良影响,所有接下来不会再论述诱因和不良影响,所以可以排除B、D两个选项。因为原因和影响已经论述,所以不可能再论述含义,按照正常的下作顺序,应该先论述含义,再论述原因,影响等等,所以可排除A,C选项表现形式,原文当中没有论述,所以接下来最可能论述的就是C,所以答案选C。
通过前面的技巧、方法以及例题,我们不难发现,在解决承接叙述题时,我们要分析行文是否是总分,行文不一样,重点不一样。然后分析选项,选择的选项要和其它选项进行对比,确定最佳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