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11:37:17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1.答案: A
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首先叙述了美国上将苦恼于小儿子不听管教,接着提出现代青少年和麦克阿瑟儿子的叛逆程度一样都难以管教,可知前者为后面的观点作铺垫,重点在现代青少年难以管教,故正确答案为A。
B项是材料中的观点之一,但材料强调的是难以管教的对象,而非管教的主体;C项也没有抓住重点;D项材料未涉及。
2.答案: D
解析:
由提问可知本题为态度理解题。
文段开始说是一种“主观感受"。所谓“主观”就是一种由自身出发,可以自己定义的。后一句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诠释这种定义,并表达了就在我们身边的态度。D项与此表述一致,故正确答案为D。
A、B在文段中并未体现;C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3.答案: D
解析:
题目要求是让我们找“建议”,即作者提出问题,让我们在选项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文段提出问题是第一句科技队伍断层,因为事业总编制数的限制。那么如何解决因为编制数的限制导致的断层呢?D“增设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专项编制”可解决这个问题。
4.答案: B
解析:
根据提问标志词“主题”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由总结关系词“因此”可知,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知识分子的本质并不是“熟知现成结论的人”,他们要发掘未知事物。因此,材料的主题是“知识分子的本质”,B项表述正确。其他三项都是材料的细节信息,未抓住材料重点,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A选项提法过于绝对,文段最后一句说,“新政策实施后,所有轿车办理注册登记前均不需要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不进行安检的时间只是限定在“办理注册登记前”,并不是永久。B、C、D项描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