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4 13:33:13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1.答案: B
解析:
语句排序题的思路为:从选项入手,观察选项的规律,首先确定首句,然后阅读排序。本题首句有四种可能性,四句都在讨论改革的与否,但②中出现改革的“第一判断标准”,因此作为首句的可能性最大。于是验证B项剩下顺序。B项第二句①中出现“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老百姓在改革中拓宽了融资渠道”正好对应首句②中出现的“第一判断标准就是能否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第三句④首先肯定了,但也引出了问题,正好对应最后一句③中“下一步改革”要去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B项正确。
2.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非典型的语句表达,考查诗句理解。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四句诗的意思是: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因此C项“何当共剪西窗烛”,表示期盼将来相聚之意。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病句辨析题。D项主语混乱,“使我......”的主语是“四川”还是“民俗风情”不清楚。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A选项“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可知“推行服务忌语”属搭配不当,亦不合逻辑,应删除“服务忌语”;B选项不合逻辑,人属于“一切生物”,“不仅……也”关联词使用不当;C选项“>没有谁不承认地球不是绕太阳旋转>”三重否定,意思为“所有人都承认地球不是绕太阳旋转”,不合逻辑。D表述无误,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
A项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应改为“从政策上作了详细规定,从理论上作了深刻说明”。B项句子为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前面是“有没有”,后面是“是……的关键”,应改为“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的关键”。C项句子成分残缺,应为“表达了……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