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5 11:25:22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1.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B项加油站负责人在计价器上动手脚是虚构事实,使实际加油量变少是非法占有本该属于消费者的加油量,大笔收益符合数额较大,满足所有关键词,是答案。
A项不满足“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C项和D项不满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被告向审判机关提出的,旨在使原诉被撤销或失去作用,反诉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或诉讼理由应当具有牵连的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D项两家公司的经济纠纷中,原诉是卖方起诉买方不履行合同,卖方是原告,买方是被告。审理中,原被告买方起诉卖方,称其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在于卖方的质量太差,意在使原诉失去作用。一开始卖方起诉买方,以及后来的买方起诉卖方,都是针对同一起经济纠纷,即诉讼标的具有牵连关系。满足所有关键词,是本题答案。
A项是原告再次提起诉讼,不满足“被告向审判机关提出的”;B项的诉讼理由没有牵连关系;C项中原告是工厂经理,被告是会计,作为被告的会计并没有向审查机关提出反请求。A、B、C三项均不满足所有关键词。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
第三者责任险负责赔偿是指保险车辆因意外事故,致使除了被保险人及其财产和保险车辆上的驾驶员和乘车人员以及他们的财产以外的他人、他物。
A选项中的甲是本车的司机,不是第三者,所以不符合概念排除;B选项中车上的物品,是车上人的财产,不是第三者的财产,所以不符合概念排除;C选项乙是车上的乘客,不属于第三者,所以不符合概念排除;D选项乘客乙不是车上的司机,也不是车上的乘客,所以是第三者,与概念相符。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4.答案: C
解析: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的意图而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行为。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此题选择C遗嘱,具有设立、变更等意图,是当事人和继承人之间协商的结果是不属于事实行为。而撰写作品、发明创造、拾得遗失物是行为人不根据自己的意图,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因此本题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由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活动而受到不利的影响”、“不能……得到相应补偿”。
A、B、D三项虽然都没有获得相应的补偿,但没有体现受到不利的影响,不符合定义;C项中农民的农作物因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而导致大量减产,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赔偿,符合定义的两个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