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7 09:38:32 来源:
1.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这段文字是围绕“世界经济”来讲的。这里引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将主语世界经济拟人化,后面“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对应第一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可知“病”指的是世界经济的“病”,也就是经济危机。C项正确。
世界经济是这段话谈论的主题,但并不是“病”所指代的内容,A不正确;B项中金融海啸只是经济危机中的一例,范围过小,也不正确;D项复苏和“病”完全不相干,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方式可知该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题干先说“>别拿24小时监控录像说事儿”,进而通过举列子,“>在监控录像非常普及的英国,每年超过50万辆自行车被窃,其中只有不到5%的能够最终物归原主。”说明用监控录像防范自行车偷窃效果不佳。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中并没有提到回放录像时细心与否,故排除B;
A、C项A、C项侧重于自行车偷盗,没提到监控录像,偏离主旨,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
文段说明了利用社交网络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关系维持,即C项的内容,故选C。A项没有涉及“关系维持”,B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而D项没有提到社交网络的特性。
4.答案: B
解析:
由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B项表述错误,文段只是说英国法律允许家长体罚孩子,但这并不能表明英国人经常体罚孩子。其他三项都可在文段中找到依据。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概括”一词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一、二句讲网络侵权案件中明确被告人的方式,三、四句指出明确被告人的意义,整个材料构成“分——分”的结构。文字的主旨必须概括全面,两个“分”的部分缺一不可,故正确答案为D。
材料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展开,A、C项表述的范围过大。B项在材料中未涉及。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