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4 15:51:49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我国的民族关系开始基本上结成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特点是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但是,由于1957年以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民族关系在发展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进行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再次确立。
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在2007年,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写入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