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公益岗

400-6300-999

2850807784

考试公告 考试快讯 报考指导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通知

行测 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 面试 时政热点

往年试题 模拟试题

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唯物论

2018-09-13 15:46:23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导语】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要部分,不少地区都在笔试当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由于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中公教育公益岗考试网特地为考生总结了很多相关知识点,方便大家记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点击加入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群 744173032 与大家一起交流

微信搜索:gygoffcn 及时关注公益岗考试信息

唯物论,哲学理论,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义的一种形式。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就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把构成世界的本原的这种物质归结出一种特性,而这种特性则是客观实在性,所谓的客观实在性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简言之物质的存在,不是被人感知到才存在,也不是没有被人所感知就不存在,而是其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的变化而转移。

唯物论中一个关键的知识点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世界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运动和物质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当运动离开了物质会陷入唯心主义的观点错误,当物质离开运动则会陷入一种唯心主义观点错误,关于运动和物质二者的关系也是在考试过程中的一个热点。

上一部分我们介绍了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而与运动相对的一个观点则是静止,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里大家要掌握的一个点就是,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如果把静止绝对化,只承认绝对运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观点错误;反之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了相对静止,则会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和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这两句话的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既承认绝对运动也承认相对静止,而后者则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了相对静止,陷入了一种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最后一个点就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告诉我们的方法论意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看问题;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对物质的发展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告诉我们的方法论意义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物质的发展。具体考察形式如下:

例1.(单选)中国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动时存静势,静时又寓动机”。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 )。

A.动亦静,静亦动,两者没有区别

B.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答案】C。解析: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故本题答案选C。

例2.(单选)下列句子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是(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C.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答案】A。解析:A选项花相似体现的是静止,人不同体现的是运动。其实无论是花还是人都处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状态。B选项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选项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选项体现的两点论的哲学观点。故本题答案为A。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gygoffcn",来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的相关信息,可以向小编进行提问,还有很多备考资料和习题可以领取!
>>点击进入:公益岗网站手机页面

公告预约

*姓名

*电话

QQ

*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