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公益岗

400-6300-999

2850807784

考试公告 考试快讯 报考指导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通知

行测 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 面试 时政热点

往年试题 模拟试题

公益性岗位行测模拟题(7.11):阅读理解(2)

2018-07-11 10:32:28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1.答案: D

解析:

根据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文段中“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可知A项符合文意;由“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这类瘙痒”可知B项符合文意;C项中含有“可能”,属于相对性的表达,故C项符合文意。从“对于后者”一句可以看出,“穿宽松的衣服,减少摩擦”是针对“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的特异性反应湿疹等引起的瘙痒”,这种瘙痒是无法通过药物来抑制组胺活性的。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分析材料可知,“但”表转折,引出主旨,即并非增长率并非越大越好,>只有适度的储蓄增长率才容易带来较大的经济增长率,故C正确。储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具体关系,材料并没有具体而确定的体现,故A、B、D三项表述均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文段说的是“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安民养民,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政权的需要”,>A>项说法根据不足。由文段“但在他们眼里,人民仍然被视为统治的对象”可知>B>项正确。由文段末尾两句话可知>C>项和>D>项正确。故选>A>。

4.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材料首先提到“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这种现象,然后指出对于这种现象语言工作者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要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由转折关系词“但”可知,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过分强调语言运用规范”这也是不行的,也就是语言工作者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语言运用的主流进行规范,既不能放任盲目生造词语又不能过分强调追求“纯”,扼杀语言的创造性。B项表述最能概括文意。

A项不是文段所要阐述的重点;C、D两项都只从正或反单方面来阐述观点,不够全面。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

文段首句即点明主旨:试错是科学探索的重要途径之一。后文都是对此的阐述。通过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从而促使人们不断试验,进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研究的例子,指出错误是人类探索未知的阶梯,错误对科学研究具有价值。B项与此表述一致,为正确答案。C项的迷惑性比较大,科研探索不可能每一步都正确,但也不意味着每一步都错误,故说“科学研究是纠正错误……的过程”有欠妥当。且文段重在强调的是错误对科学研究的价值,B项对主旨的概括更准确。因此本题答案为B。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gygoffcn",来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的相关信息,可以向小编进行提问,还有很多备考资料和习题可以领取!
>>点击进入:公益岗网站手机页面

公告预约

*姓名

*电话

QQ

*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