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 19:42:23 来源: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误区二:行文脉络分析能力只适用于主旨观点题目。其实,除主旨观点以外,语句衔接、排序等题目中仍然可以应用到行文脉络分析思维。下面我们就尝试用行文脉络思维解决一道语句排序问题:
例题二:
①以此看来,种植一些价廉物美的乡土本草,更易于达到上述效果,更能满足适地、适物以及“好种、好管、好活、好看”的绿化需求
②绿化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
③所以在城市绿化上选择这些乡土草木资源,更能体现自己的品牌和地方特色,有助于营造有特色的园林城市风格
④城市绿化是以栽种植物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⑤乡土草木资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仅能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不需要特别的投入
⑥同时,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市情,有的城市还有自己的市花、市树
A.④②①⑤⑥③ B.④③⑤①⑥②
C.②①④⑤⑥③ D.②⑤⑥③①④
【中公解析】通过分析文段会发现,本题如果采用抓逻辑起点、或标志词语等方式,并不是最容易的方法。这时便可以采用行文脉络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句意。六句话中,②、④两句的主要话题都是“绿化”,而①、③、⑤、⑥均围绕核心话题“乡土本草”进行论述(⑥句中的“市花市树”也属乡土本草)。由此,可将六句划划分为两个大部分。故显而易见,②、④两句应该相连接,①、③、⑤、⑥应该相连。此时,答案只有一个,即A项。
以上便是对行文脉络分析的具体应用,所选取的题目是18年国考副省试卷中考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通过两道题目的分析,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在未来学习或刷题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行文分析并学会运用,养成习惯,进而提升做题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