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4 09:25:04 来源: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热点解析】
垃圾分类是一个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情。它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防止垃圾填埋带来的水污染和土地污染;还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早在2000年我国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但一直收效甚微。本次《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了垃圾分类标准、处罚措施、责任主体等,让垃圾分类有法可依,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策能否起到效果,关键看落实,上海当地垃圾分类还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和产业不完善。一方面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不足,有的人有这方面的意识却找不到分类回收的垃圾桶,另一方面专门从事垃圾回收利用的相关产业不完善,垃圾分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前端的垃圾桶回收,到途中的分类运输到最后的分类处理,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垃圾分类”效果的实现。这需要我们的政府加大对于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身环保事业。其次是人的问题。垃圾回收要想真正的落到实处,必须从习惯的养成开始,从人的改变开始。有的人是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所以懒的分类;有的人是想分类却不懂垃圾如何分类,这即需要我们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媒体等各方面加大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大家能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圾分类的具体知识,也需要我们有明确的行为约束办法,让垃圾分类赏罚分明,有据可遵,将媒体和广大群众都纳入监督体系内,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最后是长效机制的问题,因为政绩观的问题,很多地方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和管理缺乏持续性,这段时间垃圾分类很火,就狠抓垃圾分类,热度一过,就放松下来,缺乏一个完善的长效机制。对于垃圾分类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措施,让垃圾分类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真正的生根落地。
相关推荐:公益性岗位面试模拟题(9.3)
更多公益性岗位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了解公益性岗位考试时间、公益性岗位招考公告和公益性岗位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