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公益岗

400-6300-999

2850807784

考试公告 考试快讯 报考指导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通知

行测 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 面试 时政热点

往年试题 模拟试题

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017-09-26 14:14:58 来源: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导语]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要部分,不少地区都在笔试当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由于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中公教育公益岗考试网特地为考生总结了很多相关知识点,方便大家记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点击加入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群 271506480 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搜索:gygoffcn 及时关注公益岗考试信息

2017公益岗考试资讯 你想了解的这里都有|备考资料大全|模拟试题

关于通货膨胀的概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所谓通货膨胀指的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货币量,从而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那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考试的时候具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考察呢?

既然纸币的发行量过多,那势必导致社会上流通的资金量变多,进而导致供给小于需求。供给小于需求,价格就会有上升的趋势,价格如果上升到一定程度,那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在这里有一个专门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一个指标-CPI(也叫消费者价格指数)。如果CPI连续涨幅大于3%,我们就可以判定发生了通货膨胀。发生通货膨胀之后,消费者看起来手上的钱多了,但是实际购买力反而下降,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发生通货膨胀,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还有必要的行政手段。这里我们重点研究的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首先要明确这两种政策他们各自的应用主体是谁。财政政策的应用主体主体是政府,具体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简单讲就是政府挣钱和政府花钱,政府挣钱的途径有很多,包括税利债费,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收入来自于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政府花钱的途径也很多,像政府购买(政府也可以作为一个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来购买一些办公用品)和政府转移支付(比如说社会保障支出)。如果政府挣得钱要比花的钱多,也就是收入大于支出,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之为是财政盈余政策;相反,如果是支出大于收入,我们把它称之为是财政赤字政策。盈余性的财政政策,能够减少市场上的资金流通量,而财政赤字政策能够增加市场上的资金流通量。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gygoffcn",来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的相关信息,可以向小编进行提问,还有很多备考资料和习题可以领取!
>>点击进入:公益岗网站手机页面

公告预约

*姓名

*电话

QQ

*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