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9 17:21:45 来源: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导语】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要部分,不少地区都在笔试当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由于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中公教育公益岗考试网特地为考生总结了很多相关知识点,方便大家记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点击加入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群:744173032 与大家一起交流
微信搜索:gygoffcn 及时关注公益岗考试信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唐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势磅礴,给读者一种巨大的繁荣之感。但是到宋朝,“杨柳岸,晓风残月”人们从一种繁华和外在的征服转回来到了一种内向、细致、温婉和缠绵。外在征服很容易,内化的安静却很难做到,所以清人说到宋词:“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诗词在事业单位的常识考察中是一个热点,通常以直接记忆的方式考察,需要大家在平时多阅读、多积累。
后人把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我们知道“苏辛”是豪放派的著名代表词人。苏轼号“东坡居士”,他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此可以看出,他有的不仅仅是豪放的气质,还有一种对人生爱别离的开阔和豁达的情怀。在中秋团聚之际与亲人分隔两地,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人生哪有两全法,对于生离死别,他多的是对生命和生活的一种“旷达”。被贬谪岭南(今广东惠州地区)他既来之者安之的旷达心态作了《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告诉所有人,被贬又如何“我心安处,即是家。”这是文人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