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公益岗

400-6300-999

2850807784

考试公告 考试快讯 报考指导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通知

行测 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 面试 时政热点

往年试题 模拟试题

公益性岗位公基常识备考考点浅谈之历史常识辛亥革命(二)

2019-07-31 09:35:15 来源: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导语】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要部分,不少地区都在笔试当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由于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特地为考生总结了很多相关知识点,方便大家记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点击加入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qq群 与大家一起交流

微信搜索:gygoffcn 及时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信息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结果

(一)中华民国成立

1.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聚会南京,推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912年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体内容如下: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4)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6) 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7)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原则和分权制衡、责任内阁制原则。“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主权在君、封建等级制度。“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直接目的是孙中山先生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断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民主制以及资产阶级的利益。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俄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对历史意义的理解

1. 辛亥革命只能说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说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呢?我们经常说的君主专制其实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分,封建制度是系统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封建制度的彻底废除以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革命为标志。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所以只能说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辛亥革命虽然有很多积极的历史意义,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也说明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徒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gygoffcn",来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的相关信息,可以向小编进行提问,还有很多备考资料和习题可以领取!
>>点击进入:公益岗网站手机页面

公告预约

*姓名

*电话

QQ

*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