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09:34:04 来源: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导语】行测是公益性岗位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门,做题当中需要运用很多技巧。当你掌握了技巧后,公益性岗位行测的题目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为大家梳理了一些做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所提升。
点击加入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群:744173032 与大家一起交流
微信搜索:gygoffcn 及时关注公益性岗位考试信息
大家在对行测必然性推理备考的过程中,“假言题目”可谓是一大绊脚石,许多考生也对这一题目望而生畏。其实,假言题目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攻克,我们说假言题目的本质就是表示题目间条件关系的一种题目,而其中的条件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中,也存在着一种推出关系,综上,假言题目就是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的一种题目。那么,假言题目的做题精髓就是能不能快速准确的在文段中找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如果找得准,那么只需要和选项进行比对即可。那么如何高效的寻找充分和必要条件呢?相信很多考生还是在用自己的理解通过推出关系的含义来分析,从而确定充分和必要条件。这样的寻找方法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做题的正确率,在考试中也是不占优势的。因此,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假言题目中找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从而提高做题的整体效率。
(一)充分条件假言题目。什么叫做充分条件假言题目呢?在一个假言题目中,先描述充分条件,后描述必要条件的就叫做充分条件假言题目。那考生们在考试中拿到一个假言题目时,如何通过一些标志去快速确定此题目是不是充分条件假言题目,可以通过既定的关联词进行判定,常见的连接充分条件假言题目的关联词有:
1.如果……那么/就……
2.只要……就……
3.若……则……
因此,以后只要看到题干中的假言题目是用上述关联词进行连接,那么这个假言题目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题目,如果/只要/若后面是充分条件(A),那么/就/则后面是必要条件(B)。
【例题1】有一句歌词:“如果不经历风雨,那么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中公解析】B。首先,题干中出现了一个用“如果……那么……”这个关联词连接的假言题目,因此可以确定是充分条件假言题目,即前是充分,后是必要,题干的推出关系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A项,“只有……才……”连接的假言题目,充分条件在后,必要条件在前,因此是后推前,只有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才后面能见彩虹是非B,非B→非A,原题目的逆否题目完全正确;B项,“若……则……”连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题目,是前推后,若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则,能看见彩虹是非B,因此B项是非A→非B,错误;C项,“除非……否则不……”连接的假言题目,是后推前,除非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否则不后面能看见彩虹是非B,因此C项是非B→非A,正确;D项,“凡”就是“如果”的意思,所以也是非B→非A,正确。所以答案选B。
【例题2】城市水网的管理是个难题,要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只能通过水管工人们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是他们的实地调查,此外别无他法。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确定:
A.没有水管工人将无法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B.如果不进行实地调查就不可能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C.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足以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D.进行实地调查就可以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中公解析】A。题干“要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只能通过水管工人们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是他们的实地调查,此外别无他法”等同于“如果要发现水网问题,那么要通过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实地调查”充分条件(发现水网问题)→必要条件(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实地调查)。A项,非B(没有水管工人的经验判断和实调查)→非A(无法发现水网问题),正确;B项,不进行实地调查不能让非B成立,所以错误;C项,B(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A(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错误;D项,B(进行实地调查)→A(发现问题),错误。故答案选A。